全国咨询热线 全国咨询热线:18925237210(钟小姐)

闯出精彩丨五指山这位黎族“妣雅”将百草变良药

  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南药黎药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要充分挖掘海南南药黎药资源优势和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政策优势,全方位推动南药黎药的产业发展。

  “我们的黎药有着三千年的历史,非常希望黎药能得到发展和传承。”今年61岁的杨丽娜为之振奋。她说,黎药是黎族地区特有的民族医药,《规划》的发布能让更多人关注黎药的现状,推动黎药的发展和保护。

  黎语里,德高望重的女性黎医被尊称为“妣雅”(黎语音译),而男性黎医则被尊称为“帊雅”(黎语音译)。长期在海南五指山工作和生活的杨丽娜就是一名“妣雅”。在她的眼里,一片叶子、一根树枝、一条藤蔓都有治病救人的可能。

  杨丽娜现任五指山黎族民间医药研究协会的副会长,这位“妣雅”去年年底将五指山市中心的黎医诊所搬到了畅好乡草办村附近的院子里,原本想安享退休生活的她,依然成日和草药打交道。

  杨丽娜的院子,充满着草药的芬芳,许多竹筛盛满了切碎的中草药在阳光下晾晒。旁边的工作间发出机器运行的声音,一名村民正操作机器切割着像树枝一样的药材,院子里种上了许多草本植物,长势良好。

  杨丽娜指了指院子里的药材说:“你看到的这些树枝树叶,都是我们从当地采摘回来黎药,这个是龙胆木、这个是木灵芝、这个是黄莲藤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黎药,经过晾晒处理后用于煮水或者煎服,院子里种的那些植物也是以前从山上带回来的黎药。”

  杨丽娜出生在黎族医药世家,她的奶奶也是一名“妣雅”。从记事起,家里就存放着树根、树皮、藤条、树叶的草药。奶奶总会带着她上山采药,口头传授黎药知识,对她而言,奶奶是她的草药老师,大山就是她的课本。采药的时候,常常是天还没亮就要背上竹筐、戴上草帽、扛着锄头进山,山里的路又湿滑难走,百草丛生,经常被蚊虫叮咬,蚂蟥还时不时地爬到身上。很多草药生长在陡峭的山坡上,采药的时候还会面临摔伤的危险。

  杨丽娜在1979年参加高考,考上了一所卫校,毕业后就来到保亭医院工作,那时她不懂黎药的重要性,很开心地觉得自身走出了大山,就不用在山里艰苦的采药了。

  杨丽娜在医院工作一段时间后,得了阑尾炎,医院建议开刀动手术,杨丽娜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就回去找奶奶用黎药治疗。奶奶用黎药为她治疗和调养了一段时间,她逐渐康复健康。从当时起,杨丽娜开始萌发出传承黎药的想法。

  在2000年,杨丽娜辞职回到五指山,全身心投入黎药事业的发展;2005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成立黎药门诊,开始坐诊医治病人。

  与许多老黎医不同的是,杨丽娜是卫校毕业,有着扎实的医学基础和现代医学的从医经验,在从事黎医的时候会结合现代医学的经验和黎医的治疗办法来进行医治,大幅度的提升了传统黎医的科学性。

  杨丽娜介绍,黎药是中医的组成部分,既能预防疾病,也讲究调理,在治疗的过程遵循循环渐进的原则。身体出现病痛时,可用黎药调理气血,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黎族地区,人们利用山上采摘的草药和植物治疗胃病、肺病、风湿、疟疾等,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

  据相关研究书籍论述,黎族医药对泌尿系统、妇科、骨科、皮肤科、风湿等多类疾病的诊断和用药较有经验,特别是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接骨、中毒、疟疾等有独到疗效,其中“骨伤疗法”和“蛇伤疗法”,还入选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杨丽娜回忆起用黎药帮人治病的情景,很多历历在目。她说,以前在市中心的诊所,有一位肺气肿的病人吸着氧气来找她看病,那位病人是做涂装工程的,因为长期在化学制品刺鼻的环境下工作,患上呼吸系统疾病,一说话就咳个不停。病人的家属告知,去了很多医院吃了很多药还是没有好转,于是四处打听,到五指山找她看诊。杨丽娜详细地询问病人发病情况,然后根据黎药治疗呼吸系统的药方开药,先在诊所让病人喝了一碗药,缓解症状,随后告知家属回去休养要注意的事项。过了一段时间,这位病人来电,他的症状在逐渐好转,呼吸系统虽然落下病根,不能靠近味道刺鼻的物体,但经过黎药治疗,至少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因此对杨丽娜表示感谢。

  “去医院看病打针需要一大笔费用,黎医的治疗的价格相比来说较低,草药是野外摘的,以前花几角钱就买到了。”杨丽娜说,以前她开黎医诊所期间,来看病的多数是黎族百姓,也有不少家境贫困的人,有时候病人付不起治疗费用就用家里的食物作为酬劳。就算来看病的人口袋拿不出钱,她还是会给病人看诊抓药,她坚守的信念是,让黎药在关键时候治病救人。

  黎族没有文字,对黎药知识的传承只能口口相传,而黎族在海南有五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的差异,对草药的表述略有不同。杨丽娜为了将黎族医药的配方挖掘整理好,造福百姓,曾经走访了白沙、保亭、琼中、三亚等很多黎族村寨去收集药方。

  “在2000年筹备建立五指山黎族民间医药研究协会期间,我们去了很多个黎族村寨,收集到300多个有用的常见药方。有些药方是秘不可传的,就会多次上门沟通,通过个人掏腰包购买或者以物易物的方式获得。对方愿意口述药方的时候,就用笔和纸做记录。”杨丽娜一边处理着切碎的药材一边说着往事。

  “以前走访村寨的时候,交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村寨和村寨之间相隔很远,即使坐车到其他市县,要去到村寨里往往要走十几公里的路,有些村寨在山里面,根本就没有路,摩托车都骑不进去,就要翻山越岭走出一条路。”杨丽娜说,当时心里的目标就很明确,要把黎药这些配方找到留存,让更多人知道黎药的优势。

  传统黎医,集采药、诊病、用药、护理于一身。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药王”的传承人,一般从幼童时就被带着上山采药、言传身教。即使学成后从事黎医工作,又因传统的黎药收费低廉,收入并不可观,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学习黎医的人慢慢地少,黎医一度面临失传的窘境。

  “虽然成立了五指山黎族民间医药研究协会,但是协会里的成员多数是没有行医资格的黎族老人,年轻人很少愿意学习黎药知识。”为了将黎药传承下去,杨丽娜把收集到的药方公开给相关机构和院校,同时支持两个儿子学习黎药。大儿子跟随她学习黎药知识,现已成长为五指山黎族民间医药协会的会长,小儿子在大学学习中医知识,回家后学习黎医知识,将二者结合融会贯通。

  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海南省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黎药研发,多渠道培养黎医人才。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在去年的11月份,五指山市黎药苗药植物标本园在水满香热带雨林景区正式挂牌,对当地的草药进行抢救性保护,现场有150多种草药挂上二维码进行溯源。”五指山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领导表示,未解决黎医无证从医的问题,已多次组织五指山的民间黎医参与省内的黎族医药培训,年年都会报送五指山黎医的人员名单参与黎医专长医师考试。五指山还将建设黎族医药体验区,届时将邀请五指山地区的执证黎医来坐诊,打造黎药发展的示范点。同时引进相关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推动五指山地区的黎药产业化。

  去年12月份“促进中医药发展暨民族医药保护传承带动乡村振兴研讨会”在五指山举行。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秘书长蔡宝光在会上表示,将加强与五指山市政府的合作,共同挖掘和保护五指山民族医药技术,并通过民族医药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杨丽娜充满信心地说:“传承千年的黎药会被更多的人知晓和认可,相信黎药的春天就要到来,黎药的发展也会慢慢的好。”